入秋以后,空气干燥,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“燥”。秋燥的症状有很多,秋燥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,那么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了秋燥呢? 何为秋燥?秋燥,是中医对秋季天气的概括,同时指燥邪致病的病证。秋燥发生在秋季,病因是感受秋令燥热病邪,病症表现为在一般感冒症状的基础上,有咳嗽少痰,咽干鼻燥,口干唇裂等。哪些人容易秋燥?●体质虚弱者;●易悲伤的中老年人;哪些症状说明你“燥”了?秋燥的特点是燥。是否有燥?可从以下几类症状作出判断。●口干舌燥、咽干,鼻干、唇干甚至唇口裂干燥、两眼干涩;●烦热,干咳少痰,痰黄粘喉,咳之不爽;●少汗,皮肤干燥,失去光滑润泽,按之干涩;●大便干涩,或便秘者症状加重。有以上症状,说明是犯了燥邪,需要润养保健了。 秋燥会并发哪些疾病?口唇干裂。由于燥气的影响,一些人会出现口唇干裂,甚至口角出血、疼痛,影响到说笑和吃饭。 胃病。入秋后,天气转凉,受到冷空气刺激后,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,此时如防护不当,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,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、腹胀、腹泻、腹痛等症,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。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、胃穿孔等并发症。秋季腹泻。本病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,起病较急,大多是3周岁以下,尤其是18个月以内的婴幼儿。虫咬性皮炎。秋收季节,刺毛虫、蚁、虱、蚤、螨虫等活动频繁,易被叮咬,出现红肿、发痒、红色小丘疹等。一般发生在身体的暴露部位,如四肢、颈部、胸背部等,如损害严重,可形成风团、红斑,间或有水疱、肿块,呈不规则的疏散分布。同时还会伴有剧烈瘙痒和烧灼感,夜间更加厉害,常常影响睡眠。少数还会发生继发性感染,或局部淋巴结肿大,或发热、头痛等全身症状。此外,秋天是疟疾、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,也常引起许多旧病,如老慢支、哮喘等病的复发,要引起重视。 哪些食物可以缓解秋燥根据中医“燥则润之”的养生原则,饮食应以养阴、润燥的食品为主,可多吃梨、苹果、芝麻、蜂蜜、百合、银耳、乳品之类。梨:性寒、味甘,有润肺、消痰、止咳、降火、清心等功用,适用于秋燥或热病伤阴所致的干咳、口渴、便秘,以及内热所致的烦渴、咳喘、痰黄等。苹果:具有生津、润肺、除烦、开胃、醒酒等功用,对消化不良、气壅不通者,可榨汁服之,还能预防和消除疲劳。葡萄:性味甘、酸,鲜食酸甜适口,生津止渴,开胃消食,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,食多令人腹泻。银耳:含有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,具有补胃、润肺生津、益气健脑等功效,常用来治疗虚劳咳嗽、痰中带血、老人身体虚弱、消瘦、食欲不好等。芝麻:性味甘平,有养阴润燥、补肾益脑、止咳平喘之功,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,皮肤干燥及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,头发早白、腰膝酸软。藕:性味甘凉,是止血、生津的良药,富含淀粉、钙、磷、铁及多种营养素,尤其是含维生素C最多。萝卜:味甘质脆多汁,能润喉清嗓,降气开胃,有“萝卜赛梨”的美誉。豆浆:补虚润燥,清肺化痰,对于久病肺虚咳嗽及痰火哮喘者有辅助治疗效果。蜂蜜:既是滋补佳品,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,对于津液不足诸症,脾胃阴亏或气虚所致的胃脘疼痛等均有一定疗效。哪些食物不适合秋季吃?●辛辣刺激性强食物:如辣椒、姜葱蒜等;●做法上避免煎炸,以免加重燥气;●生冷食物,以免伤害肠胃;●西瓜、香瓜:“秋瓜坏肚”,易损脾胃阳气,应少吃;●避免冰镇瓜果。 常仁堂愿您秋季保持好心情!!? 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|